台灣電子商務越來越發達,主要是因為在網路開店具備幾項如下特點
從以上理由來看,似乎只要付出比實體店面更少的成本就可以換到更高的利潤,網路開店的成本到底有那些呢?或者是成本如何配置呢?
表1-1 網路開店營運主要成本結構
一、商店成本
二、廣告行銷費
三、網站維運(設置+交易手續費)
四、物流運送
五、倉儲配貨
六、商品拍攝/製圖設計
七、人員管銷
八、辦公室租賃/雜支管銷
實際利潤
30%~50%
10%~15%
10%~15%
5%
3%~5%
15%~20%
5%
5%~10%
5%~10%
一、商品成本:
商品的成本是不是能維持在利潤50%以上呢?
如果不行的話,建議提高產品售價,或者是擴大產能,以量產來壓低成本。
二、廣告行銷費:
在網站上做生意,需要主動出擊,讓網站產生流量及口碑,才可以創造第一群忠誠性的顧客,網路廣告數位行銷的管道很多,
例如:GOOGLE ADwords、facebook、Instagram、yahoo關鍵字、yahoo原生廣告、SEO優化及關鍵字自然排序...等,
如果面對的是中國市場,則可以考慮微信、騰訊、淘寶及軟文行銷....等,增加網站能見度。
以上的廣告也需要搭配行銷活動,增加對人群的吸引力,包含活動企劃、促銷方案、針對不同市場進行的客群分析...等也需投入人力成本,
所以投入營業額的10%~15%做固定的廣告宣傳開支算是合理的,如果遇到促銷或節日期間,增加廣告投資到15%~25%的也大有人在。
三、購物官網維運費:
實體店面需要租金,看地段每坪每月租金約1~2萬元,租金費用就佔了總營運的30%~40%,如果選擇在網路上的開店平台做生意,每月固定成本約10%~15%,假設不想依賴網路開店平台,自建品牌官網,前期投資官網成本會較開店平台高,日後營業額增加,才會降低此部分占比。
網路開店平台需要固定付租金,流量、產品資料庫及網站原始碼都屬於開店平台的,如果選擇不租,那麼這些資料就屬於網路平台;
而自建官網就像買了一筆土地建造房子,初期要準備的頭期款較多,但是流量、產品資料庫及客戶名單都可以保留。
四、物流運送:
物流費依照不同商品及體積大小,單筆平均為40-100元不等,如果有免運費的優惠,需自行吸收約5%的成本。而且使用貨到收款或超商取貨付款,也需要負擔客戶不取貨的逆物流費用。
五、倉儲配貨:
實體商店需要備貨,網路商店亦然,如果商品數量越來越多,就需騰出空間做倉儲,不管是何種租賃形式,租用倉儲必定會使固定成本增加。
六、商品拍攝與製圖設計:
實體店面需要投入不少的裝潢設計費,而網路商店則需要商品拍攝及網頁設計。包含模特兒、攝影師、美編、創意策畫...等,這個成本會隨著新商品增加,才能讓商品有賣點、不退流行及建立好的品牌形象。
七、人員管銷:
網路做生意開始營運時,每月營收在100萬以下,人員可能只有3-6位,營業規模變大之後,隨著員工增加,每月人事成本也會提高。
八、辦公室租賃與雜支管銷:
辦公室租賃是無法避免的固定開銷。
參考書籍:為何只有5%的人網路開店賺到錢?